539 了却君王事 (二合一)-《我成了大明勋戚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说罢,沈忆宸嘱咐道:「过继跟册封诏书颁布出来,我预料会在京师掀起一股很大的动荡,这次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,不能再出现皇太子薨逝那夜的紧张场面。」

    「鸿杰,你召集锦衣卫的兵马留守宫内,人手不够的话就去找京卫指挥使司的王政,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座宫门掌控在我们的手中,不能让腾骧四卫全部接管。」

    沈忆宸现在已经知道了石亨的宫中帮手,就是御马监掌印曹吉祥。如果事情生变之后紫禁城由腾骧四卫控制,那么自己就将处于极大的劣势之中,毕竟五代十国期间就流传过一句名言,叫做「天子宁有种乎?兵强马壮者为之!」

    石亨本身就兵强马壮,要还占据着紫禁城地利的优势,那过继跟册封皇太子的诏书能不能发布跟执行,就是他说了算。

    「向北,我明白,你放心好了。」

    有了之前的经验,这次赵鸿杰不会掉以轻心,必定做好万全准备。

    「那好,其他我就暂时不与你多说了,还得先回到公府把与陛下的对话告知于他。」

    「要是真出现了最坏的局面,就得由公爷出面号召勋戚稳定朝局了。」

    说出这句话后,沈忆宸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,他是做好了与忠国公石亨兵戎相见的准备。可这毕竟是大明将士的内战,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,沈忆宸会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,来避免同室操戈。

    成国公朱勇,可能就是稳定朝局的最后一人了。

    「那我们就分头行动。」

    「好。」

    互相道别之后,沈忆宸就跟赵鸿杰坐上马车,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行。

    沈忆宸这边在为过继跟册封皇太子做准备,北直隶通州府境内,忠国公石亨同样在为立储皇太子做着准备。

    一间豪华的客房内,本应该坐上囚船顺着大运河,押送到凤阳府的襄王、鲁王两人,却衣着华丽的坐在桌前。他们的对面,正坐着忠国公石亨以及他的侄儿定远伯石彪。

    「两位王爷受苦了,本公应该早些拦下押送队伍的。」

    石亨皮笑肉不笑的客套了一句,如果不是襄王还有利用价值,一个被废的王爷压根不值得他快马加鞭,从京师赶到通州府面见。

    京师发生的变故,从押送队伍被拦下的那一刻,襄王、鲁王两人就已经得知了。

    他们心中隐约能猜测到石亨的意图,换做寻常时刻以两位「嫡系」王爷的尊贵,是绝对不会甘心成为什么傀儡,把祖宗基业交由到权臣的手中。

    可如今虎落平阳,石亨的出现对于他们而言宛如一颗救命稻草,哪还顾得上对方有什么狼子野心,赶忙客气的回应道:「忠国公说的哪里话,要不是公爷出手相助,本王已经在南下的囚船上面了。」

    互相客套了几句后,忠国公石亨就开门见山道:「想必两位王爷已经从下人那里得知了京师的变故,皇太子薨逝导致陛下重病不起,已经到了大限将至的地步。」

    「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,身为与国同休的勋戚,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无子引发的动乱。今朝论礼法传承之正者,莫过于襄王一脉,是时候请襄王在国之危难之际,再度挺身而出监国理政,扶大厦之将倾!」

    忠国公石亨如此火急火燎的赶到通州府,就是想要趁着景泰帝朱祁钰驾崩的混乱时期,把襄王朱瞻墡推出来监国,从而掌控法理上的行政大权。

    其实认真来说,拥有最高法理权的是皇太后孙氏,可问题是石亨有着跟沈忆宸一样的困境,那就是早在夺门之变时期,就得罪了皇太后跟明英宗朱祁镇一脉。

    推皇太后孙氏出山,对方大概率不会「感恩戴德」,事后必然会遭遇到清算报复。以忠国公石亨的野心谋划,怎么可能会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。

    那么推出法理第二顺位的襄王朱瞻墡监国,利用他去掌控朝政大权,就显得一切顺理成章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